一提起养鸟,人们都会把它看作是一种茶余饭后的消遣。但是在365bet世界杯足球_bte365正规网站_365手机体育app县绥中乡宋家村,村民田凤礼却细心钻研,养鸟养出了名堂,养出了致富的好项目,更养出了一条脱贫致富之路。《脱贫攻坚共圆梦》专栏今天播出第五期《田凤礼:志坚撑起脱贫梦 养鸟喜鸣“致富曲”》。
今年57岁的田凤礼是绥中乡宋家村的一名普通村民,家中一共4口人。早年的田凤礼身强力壮,靠种地及外出打工挣钱贴补家用,家庭虽不富裕,日子却也过得充实。2003年,在外务工的田凤礼不慎从二楼摔下,治病不仅花光了家里的积蓄,还欠下了10多万元的外债,双腿也落下了终身残疾,这场晴天霹雳般的意外使他的家庭一度陷入贫困。
因自己又身患残疾,2014年,田凤礼被村里识别为贫困户。然而对于被戴上“贫困户”帽子的老田心里却有自己的想法:不想当贫困户,虽然自己残疾,但也不能总靠国家的照顾,还是要自食其力,通过自己的努力,摆脱贫困。
2016年的一天,田凤礼喂鸟时灵机一动,便有了养鸟致富的想法。由于平日里喜欢鸟,加之爱钻研养鸟的技术,这就为他如今养鸟奠定了基础。在扶贫政策的帮助下,田凤礼脚踏实地,从起初一个品种十几只,到现在的8个品种200多只,通过微信、快手、鸟市等多种渠道销售,一年最多的时候可以销售200多只鸟,收入近万元,由兴趣到产业,老田的生活有了改变。
现在,田凤礼在一间空闲的屋子里整整齐齐摆放着一排排鸟笼,各种颜色不同种类的鸟在笼子里叽叽喳喳叫个不停,仿佛在诉说着如今田凤礼日子的红火。当记者问起田凤礼脱贫几年来的最大收获时,老田语气里满是坚定和对未来的希望:精准扶贫是党和国家的好政策,但是我们贫困户不能光靠政策,也得自己干,残疾人更要身残志不残,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上,咱们残疾人也一个不能少,要带头过上好日子。
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