克音河乡向荣村以集体领办、带地入社、机社融合、自负盈亏的现代农业托管经营模式,实现农业变产业、农民变股民、个体变集体的转变。今天我们走进乡村振兴综合典型村——克音河乡向荣村,看看村里是如何以土地托管,带领村民们走出一条强村富民之路的。
“今年咱们村要建个冷库,今天召集大家来,就是要研究一下今年玉米种植什么品种。”
在克音河乡向荣村,村党总支书记刘峰正在与合作社理事商量今年的种子购置计划。从2013年开始,向荣村采取“村集体+合作社+农户”的方式,走出了一条土地规模化经营的路子。克音河乡向荣村党总支书记刘峰介绍:第一年入社是9434亩,第二年是10308亩,第三年整村14495亩全部入社。土地托管的优势,一个是可以享受到国家政策补贴多了,再一个就是购买农用物资和生产成本降低了,这样一增一减,每亩地能增收145元。
土地托管后,进一步减少了农业生产多样性、分散性、季节性的影响,形成了农户与托管组织的利益共享、风险共担的合作关系。克音河乡向荣村党总支书记刘峰介绍:2021年每垧地收入超过15000元,村集体预留了300万风险金,这样做就是以丰补欠,有欠收年头儿可以补上。
土地托管不仅有效解决了“地由谁来种、怎样能种好”的问题,还为入社的农民增加了节本账、劳务收入账等七笔账。
念好土地的经,还要算好效益的账。今年,村里瞄准鲜食玉米和大豆深加工,借力上马冷库项目。克音河乡向荣村党总支书记刘峰介绍:冷库建成后,每年可储存200垧地的鲜食玉米,每垧地能增加收入1万元,这样200垧地就增加收入200万元。
如今向荣村已实现整村土地托管,同时村里90%的劳动力洗脚出田,走出了一条欣欣“向荣”的致富路。
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