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泥尔河乡卫星村与哈尔滨铁路局驻村工作队以产业兴旺为主线,多产业、多渠道带动广大群众多元稳定增收,激发内生动力,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。
眼下正是鹅雏培育的关键期,泥尔河乡卫星村脱贫户廉中君每天都要盯紧自家的“鹅宝贝”,悉心照料。廉中君今年七十来岁了,不能外出务工,哈尔滨铁路局驻村工作队发给他90只鹅雏免费饲养,到秋回收,往年每市斤11元,今年预计能达到每市斤13元,效益会更好。自从养鹅以后,老廉家的小日子越过越好,钱包也越来越鼓。
此外,卫星村还开启“大户带小户”的帮扶模式,发展规模化养殖,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。50多岁的纪文化是村里的养鹅大户,今年他又养了1万多只大鹅,随着养殖规模的逐年扩大,他不仅自己走上了养鹅致富路,还引带村民实现共同增收。泥尔河乡卫星村村民纪文化介绍:我这里主要给不能养鹅的老百姓代养,然后他们出去打工或到我这里干活,我给他们一天120元的工资,工资价格感觉还可以,我能接受,他们也都能接受。
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。哈尔滨铁路局驻村工作队依托建设的365bet世界杯足球_bte365正规网站_365手机体育app县铁缘农副产品加工有限公司项目,打造种、加、销一体化产业链,把闲置资源变为农民增收渠道,让当地村民房前屋后的小菜园变成原材料生产厂,回收当地种植的黑豆、芸豆、黏稻米等原材料,拓宽农户增收渠道。泥尔河乡卫星村村干部韩国斌介绍:几分地能挣六七百元,要是一亩地就能挣1000多元,因为没有其它费用,不用施肥、喷药,还免费提供种子,没活的时候,还可以去豆包厂,攥攥豆馅、包包豆包,还能增收七八千元,老百姓都很认可,非常满意。
据了解,铁缘农副食品加工有限责任公司2021年生产了45000斤的粘豆包,创造利润45万元,村民务工收入达到了10万元。今年,工作队又瞄准了大酱厂,最大限度增加农产品附加值,不断拓宽农业产业链条。哈铁局驻泥尔河乡卫星村工作队队员刘春阳介绍:今年准备建设农家酱的生产厂,把当地生产的大豆作为主原料,还可以就近安排人员务工,这样就实现了从卖原粮到卖农家酱产品的一个转变,推动产业发展。我们力求把卫星村的原粮转化成商品推向市场,争取更大的经济效益,把更多的效益留在卫星村,把更多的利润留给卫星村的村民。
如何让农产品卖出好价钱,助力农户致富增收,卫星村积极主动开拓市场,努力拓宽销售渠道。泥尔河乡卫星村党总支书记万凤群介绍:我们重点还是在销售上下功夫,成立专业的销售队伍,挖掘能人,走线上线下销售的模式,增加销售量,通过农资品牌把我们地产产品卖上好价格,这样就既富了农民,也富了集体。
速冻豆包、大鹅养殖、农家酱厂等一个个产业,已经成为引领泥尔河乡卫星村农民致富的新引擎,绘就了一幅产业兴旺、农民增收、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。
(记者 董博 武艺林 范亚鑫)
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