县委十七届二次全会提出,乡村振兴要更加突出增收核心,鼓励乡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。后头乡结合自身产业发展状况,围绕特色种植持续发力,探索出了药用黄瓜籽种植新路子。
走进后头乡十五井村的黄瓜地,绿色的藤蔓上已经结出大大小小的黄瓜。为了让黄瓜长得更好,村里定期组织人员到地里除杂草,许景霞就是其中的一员,能在家门口找到这样的工作,多亏了村里大力发展特色种植。后头乡十五井村村民许景霞介绍:我家有一垧多地旱田,忙完自己农活,就去村里务工,守家待地打零工,一天还能多收入100元左右,挺好。
药用黄瓜籽种植管理要求低、市场需求大,每亩地的种植成本在180元左右,不足玉米的一半,但在效益上一亩黄瓜籽的利润能顶三亩玉米地。后头乡十五井村党总支书记董敏介绍:九月初开始晾晒黄瓜籽,今年生产的黄瓜籽与牡丹江签订了订单,采取订单销售,保底每市斤20元,而且黄瓜籽产量稳定,一晌地可生产黄瓜籽1100斤到1400斤。
据了解,今年后头乡十五井村通过引带脱贫户发展“庭院经济”等方式,实现了药用黄瓜籽种植面积从去年的26亩扩种到109亩,预计种植效益可达30万元左右。
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